当前位置:就业创业工作处 >> 工作动态 >> 浏览文章
1076万!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了!
作者:软科 日期:2022年03月08日 浏览:

 

要说2022年怎么过,“稳”,可能是国家、社会以及我们个人的年度关键词。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把稳就业摆在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的优先位置。

 

就业是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民生,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。近期,毕业生就业动向是舆论焦点:临近农历年尾,秋招结束,不少应届毕业生工作还没着落;近日,各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正在陆续出炉……

 

算起来,2022年这届毕业生,大部分都是“00后”了。即将步入社会的00后,面对当下的形势,将何去何从?

 

 

/ 一 /

2022年,1076万毕业生

 

1076万,这是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。

 

2021年12月28日,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,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,同比增加167万,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。此外,受国际疫情影响,这两年返回国内就业的海外留学生不断增加,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。

 

不过,每一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创新历史新高,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。高校毕业生人数,较10年前增长了58%,是20年前的7倍多。

 

 

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,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,意味着我国正在迈向教育大国,也是国民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标志。但与此同时,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渐显,明年即将突破千万,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或将更大。

 

 

 01  秋招概况

 

已经结束的秋招就显示着2022年高校毕业生不容乐观。2021年12月15日,前程无忧发布《2022高校毕业生秋招行情》(下称《行情》),从中可见一斑。

 

《行情》显示,相较于2020年,2021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,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恢复,线上线下招聘热度明显回升,就业市场持续回暖,各行各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明显增加。

 


图源:前程无忧

 

秋招2022应届毕业生需求最多的行业,排名首位的是半导体/集成电路。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和多国将“芯片”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,促使半导体/集成电路企业纷纷加大研发、扩产和建厂。紧接着是计算机软件。由于“缺芯”,不仅半导体产业链上各路企业疯狂抢人,软件开发、汽车和零配件等行业的雇主,也加大招聘计划。

 

几家欢喜几家愁。由于资本的远离,房地产和教培行业2022届毕业生招聘量急剧下降,均跌出前十水平,分别相当于去年的57%和61%。“双减”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,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校外培训这一巨大市场,而房地产开发商不断暴雷正预示着这个行业寒冬的到来。

 

此外,电子商务行业2022毕业生招聘量比2021年下降11%,三年来首次下跌。《行情》称:“虽然几大互联网大厂们纷纷表示为‘有史以来最大招聘’,但是众多小规模的电商雇主和相关的服务企业表示,更倾向成熟人才,也有表示‘用不起大学毕业生’。”

 

 

 02  “就业难”与“招人难”

 

青年就业市场,存在“就业难”与“招人难”并存的现象。针对该现象,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:“青年就业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。部分高校毕业生想去的岗位去不了,制造业企业想招的人招不来,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。”

 

近几年制造业出现了缺人现象。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,我国2021年三季度“最缺工”的100个职业中有58个与制造业有关。此外,到2025年,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达到6200万人,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,缺口率达48%。其中,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是旺盛。

 

这导致近几年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很“吃香”。一些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相中,成为人人争抢的“香饽饽”。据媒体报道,深圳技师学院的学生,人手2-4个offer,未毕业就被抢空。

 

 

/ 二 /

毕业生何去何从

 

超千万的毕业生供应,企业却招不到人才。那么,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,毕业生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?答案是:进体制和读研。

 

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202万;有机构预测,2021年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预计突破1000万;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457万,比去年上涨80万,达到历年最高。

 

 

 01  进体制

 

尽管公务员一直是父辈眼中最理想的职业,但年轻人发自内心地追逐和认同它的时间并不长。近年来,曾经对体制内没那么感兴趣的毕业生们,他们想通了——“宇宙尽头是编制”。

 

以清华大学为例。根据《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》,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,其中前往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46.1%,如果加上国有企业,这个比例为69.9%。

 


图源:《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》

 

这不是今年才有的独特现象,而是近些年来的普遍趋势。从已发布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的“双一流”高校来看,签约就业毕业生中进入体制(不含国企)的情况为:4成毕业生进体制的高校不在少数,最多达9成。一些学校因为特殊的性质,进入体制内的占比极大。

 

 

近些年不断见诸媒体的“清北硕博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或中小学从教”现象,也在证明着这个趋势:2020年8月,杭州市余杭区招聘了一批清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到街道工作;2019年深圳多所中学公布的招聘名单也几乎是清一色“清北”毕业生;据南方周末一篇题为《名校生挺进体制内》的报道,2020年一名海外名校研究生报考了四川家乡的“乡镇公务员”,到了面试时发现,面试环节所有人,都来自“双一流”高校。

 

进体制,意味着稳定。有人担心30岁后失业,从互联网大厂逃离,进入体制内寻找安全感;有人国考二战、三战,培训费都不知道花了多少,还在继续坚持考下去……求稳,成了年轻人最迫切的需求。

 

 

 02  考研

 

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,考研、读研成为众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。前述《行情》显示,在2021秋招中对4047名985/211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发现,64%的本科毕业生表示会参加研究生考试,26%的硕士研究生考虑读博。

 

考研成为一种“全民狂欢”也不无道理,单看薪资一项足矣。研究生比本科生在薪酬具备显著优势,北京大学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”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:在就业收入方面,2021年博士、硕士、本科、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、10113元、5825元、3910元;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、9000元、5000元、3500元。

 

考研上岸难众所周知,二战、三战的同学不在少数。前述北京大学的调查显示,有7.9%的毕业生选择了“不就业拟升学”或“其他暂不就业”,比2019年提高了1.8个百分点。而在近几年每年庞大的考研队伍中,就有相当比例的往届生。

 

“不就业拟升学”成为一个新趋势。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,2021年本科毕业生中有229人“不就业拟升学”,占毕业生总数的6.51%。

 

 


图源:《北京邮电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》

 

暂不就业,无论是考公、考教,还是考研,都属于“慢就业”。

 

 

/ 三 /

为何选择“慢就业”

 

 01  00后,慢就业

 

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一部分00后开始选择“慢就业”。“慢就业”是指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着急就业,而是选择暂不就业,在家专心考编制、考研甚至是体验生活。

 

部分大学生以积极心态选择慢就业,比如选择支教、创业考察等沉淀自己,积蓄力量,以便拥有更好就业机会的状态。此类型的慢就业与国外的间隔年(gap year)类似,在一些西方国家中,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,并不急于找工作,而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体验生活,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。但也有部分大学生,则是因为找不到理想工作而消极赋闲在家。

 

这部分人群的慢就业现象,则是个人心态、经济形势下行、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。大学毕业,没有符合需求的工作,那就读研,或者在家备考。

 

 

 02  为何慢就业

 

这其实是一种替代性的选择,本质是逃避现实。

 

慢就业,与其说是一种主动选择,不如说是经济形势逼迫下的被动选择。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——这是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重要判断。“最难就业季”的峰值不断被刷新背后,是当下经济下行的基本面。

 

此外,疫情带来了隔离、动荡、失去、痛苦、不安,这些切实的体验和情绪也会加剧毕业生就业求稳的心理需求,考公、考编、考研的毕业生人数增加,“慢就业”情况加剧。

 

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“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”。专家表示,促进青年就业、破解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,需要通过调整人才结构、改善教育专业设置、转变就业观念等多管齐下。

 

不可忽视的是,毕业生“找不到工作”和用人单位“招不到人”并存的根源,是高校的专业培养和市场需求未能充分适配,就业市场瞬息万变,而高校的专业培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,二者存在时间错位。疫情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更紧迫的形式展现了出来,于高校而言,这恰恰也是改变升级的契机。

 

 

结语

 

2022年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!是史上最难就业年!看清就业形势严峻、承认就业问题存在之外,对毕业生个体而言,更加重要的,是要看清处境、清醒客观,在此基础上,未雨绸缪、综合施策,寻求灵活就业等多元化的就业路径。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!

 

参考资料

[1]2022高校毕业生秋招行情出炉:上海招聘最多,房地产、教培行业招聘量跌出前十

https://www.jiemian.com/article/6913546.html

[2]明年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就业怎么解?基本盘如何稳?专家回应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19222245522628611&wfr=spider&for=pc

[3]“人手2到4个录用通知”,中高级技工缺口怎么补?

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wm/2021-12-15/doc-ikyakumx4213716.shtml?cref=cj

[4]国考“爆了”!报名人数破200万,最热职位超20000:1

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5051251

[5]名校生挺进体制内

https://view.inews.qq.com/wxn2/20201120A0C58300?refer=wx_hot

[6]这届毕业生,扎堆进体制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P_wHpDDejN_V8Q0hlgqGQ

[7]硕士起步、博士扎堆,教师岗位真的“挤破头”?

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4856104

[8]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:毕业生7441人,就业率98.4%,超五成未留京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8WpCWBzfkp8gSXVb-wjQA

[9]北京邮电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S3Bwsa9P6YhPB2hmCz5Iw

[10]葛云芝.“00后”大学生“慢就业”现象原因及对策探析[J].就业与保障,2021(14):10-11.

[11]李积鹏,燕颖.“慢就业”现象的心理隐忧及对策研究[J].中国大学生就业,2021(14):40-44.

 

  来源 

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软科。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
| 打印 | 关闭 |